2011年7月15日 星期五

蘇軾《書唐氏六家書後》

永禪師書,骨氣深穩,體並眾妙,精能之至,反造疏淡。如觀陶彭澤詩,初若散緩不收,反覆不已,乃識其奇趣。今法帖中有雲「不具釋智永白」者,誤收在逸少部中,然亦非禪師書也。雲「謹此代申」,此乃唐未五代流俗之語耳,而書亦不工。歐陽率更書,妍緊拔群,尤工於小揩,高麗遣使購其書,高祖嘆曰:「彼觀其書,以為魁梧奇偉人也。」此非知書者。凡書像其為人。率更貌寒寢,敏語絕人,今觀其書,勁險刻厲,正稱其貌耳。
(瑋麒註:永禪師,智永)

褚河南書,清遠蕭散,微雜隸體。古人論書者,兼論其平生,苟非其人,雖工不貴也。河南固忠臣,但有譖殺劉泊一事,使人怏怏。然余嘗考其實,恐劉泊末年褊忿,實有伊、霍之語,非譖也。若不然,馬周明其無此語,太宗獨誅泊而不問周,何哉?此殆天后朝許、李所誣,而史官不能辨也。
(瑋麒註:褚河南,褚遂良)

張長史草書,頹然天放,略有點畫處,而意態自足,號稱神逸。今世稱善草書者,或不能真行,此大妄也。真生行,行生草,真如立,行如行,草如走,未有未能行立而能走者也。今長安猶有長史真書《郎官石柱記》,作字簡遠,如晉、宋間人。顏魯公書,雄秀獨出,一變古法,如杜子美詩,格力天縱,奄有漢、魏、晉、宋以來風流,後之作者,殆難復措手。
(瑋麒註:張長史,張旭)

柳少師書,本出於顏,而能自出新意,一字百金,非虛語也。其言心正則筆正者,非獨諷諫,理固然也。世之小人,書字雖工,而其神情終有睢盱側媚之態,不知人情隨想而見,如韓子所謂竊斧者乎,抑真爾也?然至使人見其書而猶憎之,則其人可知矣。余謫居黃州,唐林夫自湖口以書遺余,云:「事家有此六人書,子為我略評之而書其後。」林夫之書過我遠矣,而反求於予,何哉?此又未可曉也。無豐四年五月十一日,眉山蘇軾書。
(瑋麒註:柳少師:柳公權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